「課程設計」的關鍵是了解市場?3 招訪談專家與老師,規劃課程、知識產品!

課程設計

目錄

據克萊恩(M.F. Klein)與蓋依(G. Gay)的觀點,課程設計是指課程的組織型式或結構,亦即在課堂或課程中有目的,有意和有系統地組織課程(教學塊)。

隨著知識變現、線上教學產業蓬勃發展,不只許多人希望能自己出來開課,也開始出現協助課程規劃和設計的製課角色。

這些人透過知識萃取、知識產品化的方法,幫助專家將腦中的知識打磨成課程或多元產品形式。然而,也會有許多嚮往成為製課者的人,在踏入這行時擔憂:「如果我不懂別人的知識,也不具備他們的專業經驗,還能幫他們進行產品與課程設計嗎?」

別擔心!透過現在這篇文章,我想與你分享這背後的操作邏輯,以及課程設計者真正的使命與任務,希望能幫助想踏入這行的人,對這份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
案例:出版社編輯,想幫作者規劃延伸產品

先跟你分享一個小故事。

隨著出版行業獲利越來越艱難,有一間出版社,除了幫作者出書以外,也希望透過幫作者打造延伸的知識產品,讓增加變現模式、跟作者之間的關係。

例如,如果我們團隊出了一本知識變現的相關書籍,會買這本書的讀者,肯定都對知識變現有興趣,且在看過此書後,會對作者有一定的信任,因此,若出版社能出與我們合作,製作幫人自己規劃知識變現的數位工具包,將是獲利第二曲線。

為了幫出版社攜手作者開發更多知識產品(含微課程、數位檔案),前陣子我去出版社進行內訓分享。

過程中,有一名編輯小花問:「有時候作者的專業領域,是連我們自己都不熟的,還要訪談他們,幫他們一起規劃課程、工具包,真的比較困難,有什麼方法,能讓我在短時間內快速學會這些專業嗎?」

另一名編輯小華附和:「對啊!很怕到時候我們連作者說的話都聽不懂,怎樣要怎麼幫他們規劃課程或產品?」

事實上,這是許多想踏入知識變現產業的人,會有的疑問:「如果我不是專家本人,不具有專業經驗,還能幫專家規劃課程嗎?」、「我要怎麼快速的跨領域學習?」、「會不會因為我不熟他的專業,所以做出來的東西難以幫助人?」

做課程設計的人,真正要理解的是「市場」

事實上,你要破除的第一個迷思,就是幫忙規劃課程的人,必須也是該領域的專家。

你可以把課程設計和規劃的過程,想成是炒菜。專家與老師,是專注提供頂級食材的人,而我們作為協助製課(知識產品化)的角色,更像是廚師,透過我們對消費者口味、時下流行飲食風氣的了解,將好食材煮成好菜餚,最終滿足消費者的味蕾。

我們本來就不可能完全具備專家的知識,即使在短時間內,快速學好基礎知識,依舊不具備專家在實戰經驗中所積累的 know how,因此,我們需要先放下自己必須擁有專業知識,才能幫忙製課的焦慮。

我們真正所要扮演的角色,是專家老師與市場的橋樑。

因此你要聚焦思考的是:專家所分享的這個專業,最適合幫助誰?這些人目前面臨的困境、挑戰是什麼?正用哪些不夠好的方式嘗試解決?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,會有哪些疑惑或卡關的地方?

意即幫專家拉出市場的 AB 點。A點是學員的起點,也就是學員遇到困難的如今,而 B 點則是透過我們的課程規劃,最終要將他帶往的成果,而這個成果,往往是我們曾經達成的成就。

把這段幫助學員從 A 到 B 的過程,幫助專家拉出來,就是所有知識服務的使命:讓學員從他們的如今,變成專家的曾經。

課程設計
推薦延伸閱讀:什麼是知識變現?先搞懂 2 大知識變現的目的與本質!

化身 3 角色,幫專家老師做課程設計

要成為一個好的輔助課程設計者,我認為會由以下三個角色構成:不裝懂的學習者、激發思考的提問者、跨領域的類比者。

角色一:扮演不裝懂的學習者

從開場案例中我們會發現,許多時候,協助製作課程者會有的心魔是:「如果我聽不懂專家講什麼怎麼辦?」

更底層來說,我們其實是害怕自己看起來不夠專業、了解得不夠多,顯得笨拙,在專家心裡被扣分。

因此,通常我都會直接在開場直接和專家建立共識:「老師,因為我們真的覺得您的專業很棒,分享出來能夠幫助很多人,也蒐集了網路上大家對這個問題會有的疑問;所以為了讓我們的內容除了實用外,也是好吸收、易懂的,因此等一下訪談時,我會盡可能扮演一個對此領域不熟悉的小白,問您比較多問題,激發您的思考可以嗎?」

只要提前溝通好,中間過程中提問時,便比較能放下必須什麼都懂的焦慮。而這麼說,也不只是為了讓自己放鬆,也是為了更好扮演專家與市場之間的橋樑。

若是以製作課程為目標的訪談,過程中十分忌諱「不懂裝懂」,但凡專家的表述不好理解,不要自己詮釋和腦補,應該當場提出討論,想辦法讓專家表述的每個知識都是清楚明瞭的。

哪怕我們恰好對此領域有所研究,因此能聽懂專家的語言,也要放下既有知識,站在市場小白的角度思考:「老師這麼分享,真的夠清楚嗎?能讓一般人聽懂嗎?能幫他們確實解決問題嗎?還是需要多補充或刪減什麼?」

推薦延伸閱讀:CTA 三大知識產品化策略

角色二:扮演激發思考的提問者

第二個提問者角色,是可以提前先做功課的。

在進行課程設計訪談前,我們應先針對提問的問題回答一遍,建立初步的想法框架和答案。一來這能讓我們發現,自己是否哪些題目設計不好,需要再調整;二來,也能在訪談當下,激發專家的答題靈感。

舉例來說,若我訪談一名投資老師,問:「投資新手在開始賺錢後,接著會常犯哪些錯?」這時,我可以自己先思考或 google 想答案。

現場提問時,如果老師一時回答不出來時,我就補充一句:「像是新手在賺錢後,會開始驕傲,把資金快速放大,沒有一口一口往上加,導致一次又賠上大錢嗎?」

這時,不論老師說對或錯都不要緊,這時的重點是透過建立大量的假設,激發他的思考,如果你只是問一個問題,沒有設想可能的回答,一旦他一時想不到,場面就會僵住。

反之,如果你試著提供範例,他就會順著你的話,說出更多延伸想法,例如:「對,會這樣因為……」或是「不太是這樣,一般來講……」等等,因此不要怕回答錯,要持續的丟球、丟球、再丟球,相信答案會越辨越明。

再者,多數的專家老師因為過去處理的問題太多,腦中知識量太過龐大,因此他們通常回答不出來,不是不懂,只是一時想不起來,這時他們會很需要有人透過聊天互動、提問的方式,幫助他們思考,這其實也是知識產品化協助者的重要職責。

不要害怕預想答案,因為一個好的提問者,不會被動等待好答案,會跳下來和對方一起創造更好的成果。

角色三:扮演跨領域的類比者

看完上面兩種角色,許多人可能還是會疑惑:「難道協助課程規劃和設計,就不用了解專業嗎?」

其實當然還是要的,一般來說,我會透過 google 搜尋至少 10 個此次課程要幫助對象的問題,再去看要如何解答。透過這個過程,更了解市場的想法。

此外,再找 5-10 篇過去這名專家老師的知識文章或採訪影片,了解他有哪些獨特觀點,與別人最不一樣之處在哪。

同時,在了解這些知識時,盡可能思考有其他領域的概念可以拿來做類比,當你能做類比時,通常便能加速對新事物的理解速度。例如,上述分享製課目的時,便是以主菜為例來和大家分享。

跨領域類比,是加速理解的最好方法之一。

課程設計

結語:課程設計的目的不是分享專業,而是幫學員獲得渴望的成果

總結來說,如果你想幫人進行課程設計或課程規劃,要先嘗試理解這個知識最終能幫助誰,達成什麼成果。並且在知識產品化訪談的過程中,扮演好不裝懂的學習者、激發思考的提問者、跨領域的類比者。

希望透過這篇文章,能幫助對於有興趣投入知識變現產業,幫人打造知識產品的人,更了解自己的職責與角色定位。

如果你本身自己也有一技之長,或有想知識變現的專業,我們也有一整套知識產品開發的方法,歡迎私訊 line@,申請一對一的免費諮詢。

推薦延伸閱讀:破解 3 大服務銷售技巧,高價服務、課程這樣賣,最能傳遞價值!

延伸可參考閱讀資料:

教學設計

Curriculum Design – 課程設計

課程設計: 教育專業手冊/ 大衛. 布萊特(David Pratt)著

美國社區學院課程設計模式之研究

虛擬大學之模式化課程設計系統

關於作者
擅長教學、內容策略,以及「知識變現系統」打造。有 2 次教育創業經驗,教授過 0-80 歲各年齡層,陪跑 50+ 專家與企業主,打造知識變現系統,身兼內容策略顧問、客戶成功。 相信「知識就是力量」,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知識,掌握人生更多選擇。
最新文章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