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2最新完整必看】商務人士如何打造「個人IP」,獲得持續的商業合作機會?

商務人士如何打造個人IP,獲得更多商業合作機會?

目錄

在這個打群架的時代,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,一群人才能走得很遠。

我們都知道,透過與人合作,能做到原本自己一個人做不到的事,發揮更大影響力,但到底該如何成為他人想合作的對象?又該如何以小搏大,槓桿出更大的資源?

日前,我有幸主持《知識複利》【註1】的專題直播, 作者之一的 Lemon 高永祺邀請到了 BNI 商會華字備的 Qmei 老師一同分享。開場,Qmei 老師分享了一則讓我深受啟發的小故事。

「到底憑什麼大家都想跟你合作?我知道你很努力,但優秀的人也很多,你到底做了什麼,才總是持續吸引到厲害的大神來跟你合作?」老師說,這是許多人問過她的問題。

初期被問到時,Qmei 老師都只認為是自己幸運,恰好有貴人緣,但隨著問她的人越來越多,她也不禁思考:「當這些幸運不斷發生,累積成一種常態時,是不是有什麼可被歸納的原則?」

後來,她便統整出了這背後的秘密規則:商務人士的個人 IP。

這個觀點對我來說頗有幫助,因此希望透過這篇文章,與你分享什麼是商務人士的個人 IP?如何運用 IP 精神,創造源源不絕的商業合作機會?

推薦延伸閱讀:你的「個人品牌定位」在哪個階段?用 1 張表格讓你在市場上與眾不同!

首先,什麼是個人 IP?和個人品牌有什麼不同?

在聊個人 IP 前,我們先聊聊什麼是 IP?

IP 的全名是「智慧財產 intellectual property」,指將運用人類智慧創作出來的內容,賦予財產上的價值,且受法律的保障。不論何種型式的內容創作,只要符合此條件,都可以稱作 IP,例如:海賊王、鬼滅之刃的漫畫都屬於知名 IP。

一個好的 IP,不只能讓大眾喜歡其原本的內容,更能讓人喜歡上 IP 所延伸的商品或內容,例如海賊王的魯夫,在漫畫中備受喜愛後,市場上便推出了許多魯夫周邊,這些周邊都因為印上了魯夫的圖案,備受市場歡迎。

所以,IP 早已從著作物,延伸為一種行銷思維:你能讓多少領域的人因為喜歡你,連帶喜歡與你有關的內容?越厲害的 IP,能影響的領域越多。

但你可能會想,這和個人品牌有何不同嗎?事實上,兩者之間確實有所差異。

「個人品牌」v.s「個人 IP」

擁有個人品牌,是指我們在單一領域中,具備知名度、影響力;但要被稱作個人 IP ,則需要更進一步,突破你既有的領域,把人們對你的信任、影響力,延伸到其他產業,為他人帶來名聲或收入。

分享一個實際的例子給你。

米其林輪胎、南港輪胎兩者都是知名輪胎品牌,但你覺得哪一個更像 IP 呢?

今天的米其林,除了輪胎,還有米其林寶寶公仔、米其林衣服、米其林香水掉卡等延伸商品。試想:如果那批周邊衣服上,印的不是米其林,而是南港輪胎,還有多少人會那麼喜歡呢?

答案很顯然地會減少。

但這並非是南港輪胎的品質不夠好,只是我們會發現:有些品牌在跨出既有領域後,影響力仍然存在,有的卻不行。這就是品牌與 IP 的差別。

米其林的影響力,可以超出既有的輪胎產業,讓衣服廠商相信,當他的衣服印上了米其林的圖案,衣服的價值就會提高,也會有更多人喜歡這件衣服,因此他是一個 IP;反之,若南港輪胎不行,那麼他便只能稱作品牌。

把這個思考方式,套在自己身上也是通用的。如果你在你的專業領域上,是名優秀的醫生,但離開了你的領域後,你的影響力還可以幫助其他品牌,那麼你就是個人 IP。

而最厲害的個人 IP,是不管他做什麼,在任何領域上,你都會很想跟他合作。

看到這,你覺得自己是品牌還是 IP 呢?你的影響力在跨出領域後,還存在嗎?如果想讓自己有超出圈子的影響力,你就必須具備以下兩大 IP 精神。

商務人士如何打造個人IP,獲得更多商業合作機會?

影響商業合作的關鍵:商務人士個人 IP 兩大精神

「為什麼有些人會經常得到好的商業合作機會?有些人卻遲遲得不到?」這是 Qmei 老師在商會中,觀察了許多源源不絕得到合作的人,經常反思的問題。

從中,她統整了兩大決定了你是否能成為別人想合作對象的關鍵精神:賦能、合作。

商務人士個人 IP 精神一:賦能

賦能指的是:你擁有另一個人想要但沒有的資源,你有能力或專業幫助對方。但這不是指你要全方位比對方厲害,而是要擁有補足對方弱項的能力。

比方說,你今天與一個大神合作,大神有 80 分的能力,你只有 30 分,但你的 30 分剛好可以補足他剩下的 20 分,合作便能產生了。

多數時候我們都忘了:合作是彼此幫助,不是互相比較誰比較厲害。只要透過合作,你有機會讓對方做到他原本自己做不到的事,你就具備賦能的能力了!

但我們該怎麼找出賦能他人的機會呢?一個簡單的方法,是問對方一年後、三年後的目標,從目標去反推他目前還需要什麼資源、幫助?一旦過程中,有你能幫上忙的,就是你能把握的機會了!

商務人士個人 IP 精神二:合作

第二個個人 IP 精神是合作,合作是種「意願」,也就是:我是否具備雙贏思維,願意多思考當我們一起合作,能共創什麼更好的可能性?並且我願意為了這個可能性多付出什麼(如精力、時間)?

許多人是沒有合作、雙贏意識的,看到某項機會,比起找人合作,更傾向獨自去搶這塊餅,獨得現有的利益。

但合作意願就是讓我們從彼此競爭的「分餅思維」,變成找人合作,一起把餅做大的「造餅思維」。後者的人相信,當把餅做大了,我們彼此能得到的利益會更多。

舉個小例子。

有一架飛機被迫降落荒島,連帶機上的 100 名乘客跟著受困,但飛機上僅有的儲糧不到 100 人份。

這時候,「把餅做大的人」第一個想到的是如何去增加食糧,例如找找看島上有沒有什麼可以吃的,或是做不做得出能吃的東西,再不然就是有沒有辦法出海捕魚等等,藉由想出新點子或出外覓食的方式來增加食物來源,解決食糧不足的問題。

反之,「分食一張餅的人」一開始就只在意有限的儲糧要怎麼分配給 100 個人,思緒早就被誰該分得多、誰該分得少等競爭思維給占據。

據此,《與成功有約 |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》一書裡,也分析出了六大人際關係的思維:利人利己 ( 贏 / 贏 )、損人利己 ( 贏 / 輸 )、損己利人 ( 輸 / 贏 )、兩敗俱傷 ( 輸 / 輸 )、獨善其身 ( 贏 )、好聚好散 ( 無交易 )。

現在,我們不妨做個自我檢視:你屬於這六種思維的哪一種呢?你在哪些時候,能做到利人利己,哪些時候不行嗎?

切記,一個好的商務人士 IP,便是隨時具備利人利己的雙贏思維,尋求最大的綜合綜效。這是讓自己成為擁有跨出既有圈子影響力的關鍵。

如何鍛鍊商務 IP 精神:從觀察開始

如果想養成賦能、合作的精神,推薦你先做個小練習。

找找看身邊是否有這種人:他也許不是這個行業最厲害的,可能只是第二等級的專業,但每次資源都在他身上,總是有人想與他合作?

找到這樣的對象後,放下忌妒心、比較心,去觀察:「他可能是盤點了什麼能力去幫助別人?又拿出了什麼意願、時間和精力,和對方做測試?讓對方最後選擇他?」過程中,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。

商務人士如何打造個人IP,獲得更多商業合作機會?

如何盤點資源,以小搏大獲得商業合作機會?

當我們了解賦能的重要性後,許多人便會接著遇到一個問題:「我要怎麼知道,自己在什麼地方,是可以賦能他人的?我想與人合作,但如何找出可合作之處?」

這句話在談的,其實就是:我該如何盤點自己有什麼資源?

對此,Qmei 老師也在直播中,公開了自己的商務對接習慣。一般人在商務場合做自我介紹時,都會遞名片,但名片能呈現的資訊其實很有限,未必能快速讓對方知識與你有哪些合作機會。

因此,老師一般會準備好一份大約十頁簡報的雲端連結,取代名片,在簡報中分享自己的以下四面向資源:

  • 擅長客戶:我有哪些客戶種類?擅長幫他們創造什麼成果?
  • 合作廠商:除了客戶,我有哪些合作廠商關係?
  • 人際關係:撇開工作上直接的人脈,我私下還有哪些友好的關係人脈?例如我是開餐廳的,但因為我熱愛玩桌遊,因此我有一群桌遊朋友,我對這群朋友有影響力、號招力,但光聽我的職業,可能難以想到我有這樣的資源
  • 專業技能:我與我的團隊,有哪些獨特技能,是別人所沒有的?

同時,在資源分享簡報的最後一頁,老師還會放上自己的 FB 連結,讓對自己有興趣的人,持續關注自己。

因為許多合作,未必是一天就談成的,大多是我們早已互相認識,但默默觀察,累積對彼此的印象,等到時機適合時,才正式開啟合作。

因此,老師便選擇 FB 當作商務形象傳遞的平台,在上面分享自己的價值觀、關注的事情、近期的合作與事業發展,讓更多潛在合作對象,有機會一步步認識自己。

現在,換我們問問自己:「你平時進行商務對接時,除了名片,也有一份資源檔能讓潛在合作對象更認識你嗎?」

推薦延伸閱讀:如何透過經營EDM三種信組,增進潛在粉絲與合作對象關係?

如何用知識複利,提升自己賦能合作對象的能力?

最後,借用 Qmei 老師的話:「在這個時代,我們要追求的是『學習領先』,而不是『經驗領先』。」

什麼意思呢?就 Lemon 延伸的觀點來看,我們每個人身為專家,都只是「相對專家」,相對於某些人而言更專業,但是在我們之上,還有更厲害的人存在;在我們之後,也有快要緊追上我們的人。

經驗領先,能讓我們賺到一時的好處,但市場隨時在改變,新科技、新方法更新速度之快,讓十年前我們認為的好方法,十年後大多早已不適用了。

因此,身為專業人士,不是考了一個證照,或擁有一個知名經驗後就高枕無憂了,如果我們的學習速度不夠快,只靠過去的經驗吃老本,遲早會被市場淘汰。

提升自己學習與經驗積累的速度,才是我們在市場吃飯的本事。當我們持續卓越,才能有源源不絕的合作機會。

但這又該如何做到呢?

對此,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:「每天讀 500 頁書,你的知識將如複利一般增長!」

我自己曾實踐過一次相似的大量學習經驗。數年前,我剛踏入商業世界的時候,朋友推薦了我一款知識內容 APP 「得到」,為了快速增進知識,當時我每天聽好幾集,並把聽到的重點筆記在 google 文件上,累積起來應該有近百萬字的筆記。

你猜這件事對我有沒有幫助?

有的,當我聽到別人講不同內容時,經常隱約自己聽過,因此能答上一兩句話;但問題來了,當對方要針對這個問題,往下與我跟我深聊時,我總是答不上來,說不出這些知識的具體細節。

為什麼呢?

後來我才搞懂,看很多書,雖然能堆疊知識,但唯有讓知識彼此串連,才能真正內化,為我所用。

因此,要提升自己的能力,讓我們有能力賦能別人,不只是勤學,也不只是將學到的知識記錄下來,更要系統性地去梳理所學,以及把不同知識反覆串連。這才是最扎實的能力提升方法,也是《知識複利》中分享的「品質型知識複利」。

品質型知識複利=提升知識的「深度」X「廣度」X「速度」

首先,什麼是深度呢?

深度是在你既有的領域中,大量吸收相關內容後,透過系統化的梳理,把知識與經驗提煉出最底層的邏輯與法則。

換句話說,你會建構自己對這個領域的「論點」,有一套自己的主張。當你能做到這件事時,才較有可能加速品質型知識複利的第二個關鍵:廣度。

廣度指的是,你能從新產業、新概念中,看出多少與你既有知識相關的連結點?

你可以將廣度視為商業合作中的「連結力」,也是商務人士最要培養的能力。因為即使我們再專業,但若無法看到其他產業與我們的連結,就難以形成與他人合作的機會,因此,提升廣度,是創造商業合作的前提。

當我們的深度與廣度,都鍛鍊得越來越成熟時,知識複利的速度自然而然就會提升了。

那你說具體該怎麼鍛鍊這三力呢?在《知識複利》書中,有一套「知識複利筆記術」,可以讓你系統化的去內化既有領域知識,並提升你串連其他產業的能力,十分推薦大家可以試試看!只要堅持執行七天,就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與突破!

推薦延伸閱讀:【個人品牌寫作指南】創造優質知識文的寫作 3 技巧

知識複利實戰應用:將圖像 IP 產業經驗,應用於商會合作

Qmei 老師在經營商會前,原本在圖像 IP 產業,做迪士尼等 IP 的產品銷售,她在本業中縱向積累了不少深度知識與經驗後,統整出了這個產業的兩大底層邏輯:不要重視表層形式、要學會以小搏大。

什麼是不要重視表層形式呢?

你可以想像市面上有許多米老鼠的周邊商品,與眾多熱愛米老鼠的粉絲,但是,你問這些人真的喜歡老鼠嗎?未必。

可是為什麼他們卻喜歡米老鼠?因為他們喜歡的不是表層形式(老鼠的樣子),而是它俏皮、搗蛋、活潑的個性,以及這些特質,帶給粉絲的意義,也許是對童年的懷念、快樂記憶。

粉絲買的,是「IP 背後的價值+價值對自己而言產生的意義」,但你說,這件事與籌備商會的連結是什麼?

如同我們不該只看圖像 IP 的表面形式,在與人合作時,也不要被眼前合作對象的職業給侷限住,只以對方現有的職業,去思考有哪些地方可以合作。

我們該做的,是更深度的去挖掘每個人:他背後蘊含了什麼特質與能力?這些能力,對誰而言是有價值的?該如何讓他們串接起來?

另一個 IP 產業給老師的啟發則是以小搏大,在 IP 市場中,台灣 IP 相對沒有那麼有名,因此想要以小搏大,就必須挖掘出獨特價值,補足合作對象所需要但沒有之處。

這個概念,同樣也是商務人士在與人合作中,極為需要學習的,因此能說老師在踏入商會組織中,其實並非從零開始學習,而是通透了既有領域的知識,並將它靈活應用到另個領域中。

當我們也能做到這件事時,哪裡還需要擔心合作機會不夠呢?因此現在問問自己:「你知道如何提升自己在產業中的深度、跨領域的廣度了嗎?」

結語:成為能賦能他人、具有合作意識的人,讓商業合作找上門

總結來說,要成為一個人人搶著合作的對象,便要具備能賦能他人想要但沒有的能力,以及共創雙贏的合作意識。

若是不曉得自己有什麼合作切口,可先用「四面向資源盤點」自我梳理,但除了盤點資源,也別忘了持續運用品質型知識複利,提升技能的深度、廣度、速度,讓自己持續活躍於市場。

若你想加速自己成為「商務人士 IP」的過程,可以從實踐以下三個小作業著手。

第一,每天有意識地思考,有什麼是你習以為常,但大家卻常常稱讚你的地方?不論是你的能力或特質,都要找出這些關鍵的價值點,因為有價值,就有對價關係,就有可能是開啟合作的施力點。

第二,在你的專業中,有什麼是自認講得很清楚,但別人經常聽不懂,總是反覆問你的地方?若有,盡快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優化,因為這會趕跑你的潛在合作對象。

當然,若想知道如何更好的梳理想法,同樣可參考《知識複利》的知識複利筆記術。

第三,從身邊的朋友中,尋找能與你一起思考、進步的人,固定每一到兩週,共組知識複利讀書會,運用知識複利筆記術的技巧,分享你這段期間積累的知識與經驗,透過分享輸出,與別人的反饋,帶動下次的輸入。

不要小看找人分享的好處,透過教學來梳理知識,會是讓知識內化最快的方法,持續做這件事的人,將會得到驚人的複利成果。

希望以上這三個小練習,能幫助你成為夢寐商業合作接不完的商務 IP,如果想更完整學習商務 IP 的實戰思維,也歡迎複習當天的直播【註2】,並到 Qmei 老師的網站閱讀系列文章

延伸可參考閱讀資料:

【註1】知識複利 : 將內容變現,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

【註2】專家 IP 化攻略!如何槓桿資源,用合作放大影響力、帶來持續收入?

沒資源怎麼進行商業談判?先盤點這 4 種你的獨家資源!

《从0到1打造个人IP知识地图》

自媒體IP路徑打造研究

關於作者
擅長教學、內容策略,以及「知識變現系統」打造。有 2 次教育創業經驗,教授過 0-80 歲各年齡層,陪跑 50+ 專家與企業主,打造知識變現系統,身兼內容策略顧問、客戶成功。 相信「知識就是力量」,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知識,掌握人生更多選擇。
最新文章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