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知識複利圖解】醫生、顧問、營養師等各領域專家,如何用專業經驗打造複利報酬?

【知識複利圖解】我有很好的「專業能力」,如何用知識經驗打造複利報酬?

目錄

在這個變動的時代,似乎每個人都有學習焦慮。對此,只要是有專業經驗、知識的人,似乎都能出來開課、推廣收費服務。這背後透過知識收費的邏輯是什麼?如果我是特定領域中,富有經驗的專業人士,又該如何系統化地進行知識複利?做出超越他人的成績?

先前我有幸在遠流出版了《知識複利》一書,在當中便有針對這件事發表我的看法,希望能幫助各領域的專家提供不同複利觀點。

為什麼要追求知識複利?

先讓我和你分享一段檸檬樹的故事。 我們的大腦就像一顆檸檬樹,而我們每日持續遭遇困難、挑戰的過程,則像是這棵檸檬樹吸收了養分,開始誕生的一顆顆檸檬果實。随著某類養分越多,某區域的果實也越長越多,如同我們人腦神經元在某部分越來越密集,我們也開始越來越擅長處理同一類的問題。

於是,我們累積出了「經驗型知識」,這又可以稱作「隱性知識(Tatic Knowledge)」或「啟發 (Heuristic) 」,也就是你再次遇到相似問題時,能憑身體記憶做出自然判斷反應,但若沒遇到特殊情境,你便不見得會特別想起來的知識。

這時,許多專業人士的常見困擾是:「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,有許多可能性,需要遇到真實情況才知道。」

對多數人來說,一生到這裡就告一個段落,累積知識,為自己所用。如同一顆檸檬樹結了果實,不是為了人類,純粹為了自己。

當我們越來越擅長處理某類問題,其實我們已經成為別人眼中的「專家」,可以透過我們的專業,在市場上獲取相對報酬。這就是第一階段的「品質型知識複利」。

但隨著數位化的發展、市場資訊的傳播、社群媒體的成熟,開始有一些檸檬樹產生了不甘心。這個不甘心,借用導師林宜儒先生的名言,可以歸類為兩種:「我的報酬,比不上我的才華。我的專業,沒有被世人看見。」前者為利,後者為名。

而彌補這種不甘心的最佳方法之一,就是透過知識變現的方法,將一部分的「經驗知識」,變現成「金錢貨幣(利)」或「社交貨幣(名)」。

【知識複利圖解】醫生、顧問、營養師等各領域專家,如何用專業經驗打造複利報酬?

知識複利兩階段:從「品質型知識複利」到「價值型知識複利」

這時問題來了:檸檬果實的皮又苦、肉又酸,直接賣沒有人想吃,正如同我們雖然有意把腦中豐富的經驗知識分享給他人,但這些知識是還未琢磨的原石,也難成為璀璨奪目的寶石。

因此我們的經驗知識在没有雕琢前,他人未必願意花時間學習。這該怎麼辦呢?

我們需要一連串「將檸檬果實轉換為可銷售產品」的過程,而這個過程我稱之為知識產品化——一首先我們得將檸檬果實榨成檸檬汁,也就是將先前提到「隱性」的經驗知識,變成顯性的方法。這就是我們的「顯性知識(Explicit knowledge)」或「演算法(Algorithm) 」。

然而,酸酸的檸檬汁,想直接喝的人不夠多,我們還需要再加入甜甜的蜂蜜,也就是知識產品的體驗設計。

這樣一來,我們就有了他人願意購買、買完還可能願意分享給更多人的蜂蜜檸檬(知識產品)。舉凡文章、書籍、懶人包、講座、線上課、工作坊等,都屬於此類。

最後,再搭配我們的商業模式與經營策略,就開始拓展了我們知識變現的生意,不斷變現我們想要的「金錢貨幣(利)」或「社交貨幣(名)」。這就是第二階段的「價值型知識複利」,也是我們進行知識變現的過程。

這時問題來了:檸檬果實的皮又苦、肉又酸,直接賣沒有人想吃,正如同我們雖然有意把腦中豐富的經驗知識分享給他人,但這些知識是還未琢磨的原石,在未經雕琢前,他人未必願意花時間學習。

那麼該怎麼辦呢?這時,我們需要一連串「將檸檬果實轉換為可銷售產品」的過程,而這個過程我稱之為知識產品化。首先,我們得將檸檬果實榨成檸檬汁,也就是將先前提到「隱性」的經驗知識,變成顯性的方法。

但酸酸的檸檬汁,想直接喝的人不夠多,因此還需要再加入甜甜的蜂蜜,也就是知識產品的體驗設計。這樣一來,我們就有了他人願意購買、買完還可能願意分享給更多人的蜂蜜檸檬——知識產品。

舉凡文章、書籍、懶人包、講座、線上課、工作坊等,都屬於此類。最後再搭配我們的商業模式與經營策略,就開始拓展了我們知識變現的生意,不斷變現我們想要的「金錢貨幣(利)」或「社交貨幣(名)」。

這就是第二階段的「價值型知識複利」,也是我們進行知識變現的過程。

價值型知識複利實戰工具:CTA 漏斗

然而,專業服務的本質是「服務業」,會面臨服務能量(單位時間內,能幫助的人)有上限的困境。在有限的時間裡,只能為少數人服務,好比諮商師,若是接一對一的諮詢,每天都服務的量就會受到限制。

因此一般而言,我們會建議專家建構一套 CTA 變現行動的漏斗。將您的知識產品區分為以下:

  • 服務型:教練、顧問、專案
  • 教育型:課程、工具、流程
  • 内容型:文章、影片、音頻

若你想更進一步學習各環節要點,歡迎進一步延伸閱讀:自媒體經營想賺錢,先搞懂 CTA 三大知識產品化策略!,裡面有詳細的教學。

滾動知識複利的關鍵:T 型教育的「知識方法論」

如果你問我,CTA 三種模型中,哪個是專家投入後,能得到最大結果縱效的,我會認為是 T 型教育中的方法論(通常又會展開成實戰型工作坊)。

您可以想像成,同樣都是醫生、健身教練、顧問,能教學的知識大同小異,對市場而言未必有鑑別性,真正使您與眾不同的,是您在實戰中積累而成的獨特經驗與觀點。

這些獨特經驗通常難以被清楚傳遞,或會變成所謂的「心法」、「觀念」,然而「方法論」變是在您的經驗中進行系統性地梳理,找出可輕鬆被一般大眾市場所理解和吸收的方法,舉凡「設計思考」、「第一性原理」、「金字塔原理」、「波士頓矩陣」都是相同的邏輯。

透過萃取出獨家 know how,您才能在市場上獨樹一格,讓大眾簡單識別您的專業和獨特。與此同時,再從這個方法論去延伸規劃大量分享的數位內容,藉由自媒體和數位的力量,擴大流量和影響力,將能更穩定的提升事業成長。

並且,當方法論建立出來後,您也能延伸成更多專屬獨家的工具或教材,作為客戶加購選項;或是優化原本的顧問服務流程與步驟,提高生意口碑。

因此,如果您想認真滾動知識複利,第一步不妨靜下來思考:你的核心方法論是什麼?嘗試用圖解話下來吧!當然,如果你希望由教練輔導,幫你架構出市場買單的方法論,擴散到更大的大眾市場,也歡迎進一步聯繫我們!

知識複利_永祺用圖.026.png

結語:實踐知識複利,真正和時間做朋友

若用一句話概括知識複利的本質,那應該是極大化應用、思考你所擁有的知識、經驗,讓過去的你,幫助未來的你。借用李笑來的名言,也就是「真正的跟時間做朋友!」

因此,也推薦想更進一步了解知識複利整體循環的你,給自己一天的時間,走進書店,打開這本知識複利,思考你有哪些過去的知識與經驗,能幫助自己的人生更有綜效的實踐複利增長!

本文作者

高永祺|Lemon

優勢創新

我是 Lemon,人稱專家背後的男人。

從 2013 年起,投入知識體驗設計,擁有超過 10 年的知識產品化經驗。

從中,發現各企業隱性的知識經驗,往往是使企業快速成長的關鍵。因此,透過企業主的知識經驗萃取,進一步挖掘企業優勢,協助企業創新轉型,現為企業優勢創新教練。

想了解創新為企業帶來的改變嗎?

客戶的見證回饋

看看我們如何陪伴不同產業的企業,從困境中找到突破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