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亞洲企業的創新賦能者

新創快速成長後,如何複製能力持續擴張?
你是否曾經思考,自己的事業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中切出差異化,讓客戶非你不可?以及企業成長到一定階段後,如何將創辦人或核心成員的能力複製給其他人?
行銷,向來是企業經營不可或缺的核心剛需。也因此,市場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行銷公司,從整合行銷到細分領域的專業服務(如廣告投放、品牌行銷、設計製作等),競爭激烈且高度碎片化。
然而,在供給過剩的情況下,行銷公司的差異化往往難以清晰展現,尤其是對於缺乏行銷專業背景的企業客戶而言,更難以辨識服務品質的高低。
面對這樣的環境,行銷公司陷入了無奈的循環:
- 為了搶案,只能什麼都接,什麼都做,將有限資源分散於大量瑣碎項目之中
- 為了交付,只能以快取勝,陷入疲於奔命的交稿工作
- 為了生存,被迫用價格換取客戶,卻讓自己的價值越來越被壓低
結果不僅讓行銷服務的可替代性提高、價格競爭加劇,也進一步削弱了企業對行銷夥伴的信任感。
「丘嵎國際行銷有限公司」在這樣的產業環境中,選擇走出一條截然不同的路。他們專注成為傳統產業轉型與品牌升級的策略夥伴。
即使在市場整體電商成長放緩、消費力趨於保守的趨勢下,仍屢屢協助客戶在線上市場站穩腳步,並創造出業績翻倍、單一檔期破億元的卓越成果。
以傳產轉型案例——「如邑堂餅店」為例,丘嵎攜手米其林主廚江振誠,強化品牌「創新」與「傳承」的雙重價值,成功將品牌業績提升10倍,從20萬成長至2000萬,為傳產轉型樹立了標竿典範。然而,當企業站穩市場後,若要進一步擴張,仍面臨更大的挑戰。
內容介紹
在行銷產業同質化嚴重、比稿壓力龐大的市場中,許多公司即便心裡知道自己和別人不一樣,卻常常無法讓外部客戶感受到這份差異。丘嵎也曾陷入這樣的瓶頸。
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我們帶入「UAI 獨家優勢設計」的工具,協助團隊從客戶的視角拆解——為什麼他們必須選擇你?為什麼他們會留下來?
最終發現關鍵不在於「做行銷」,而在於:丘嵎會規劃每個品牌最適合的成長方式。
丘嵎從不把標準模板丟給客戶,而是——
- 在每一個品牌合作開始前,拉出大量測試素材,不斷調配、試煉,找到最符合品牌DNA與市場節奏的策略模組
- 以對產業和品牌的「深度調研」為基礎,提出跳脫常規、卻極具效果的策略建議,這種跳脫,不是無的放矢,而是能從品牌自身的脈絡中,挖掘出不同於常規的新切入角度
- 針對每個品牌的特性,量身設計出最適合的「品牌成長樣態」,而不是套用既有模板
以丘嵎曾經合作的一間伴手禮品牌為例,品牌店面位於台北行天宮附近——一個本地人與日本觀光客都會造訪的熱門地點。
一般行銷公司可能會從產品、優惠、通路曝光著手,但丘嵎從地理優勢出發,提出一個出乎意料又極具效益的建議:邀請日本人來介紹品牌。
這並非單純的代言策略,而是基於文化洞察:日本消費者因「挑剔、龜毛、對品質要求極高」的形象,天然具備一層隱形的品質背書。當品牌被日本人認可,對其他消費者來說,也自然提高了可信度與價值感。
這個切角,不僅放大了品牌的地理優勢,也在伴手禮市場中,建立出一道清晰且具說服力的品牌印象。
就像設計一台車,丘嵎不只是提供你一個通用底盤讓你自己改裝,而是從零開始,依據你的使用環境、駕駛習慣、目標賽道,為你打造適合你的車。
企業要成長,內部夥伴才是關鍵。
如果團隊裡的人,只是把這份工作當成單純的任務執行(不覺得自己的工作有何對世界的貢獻或厲害之處),他們很難撐得過高強度、快速變化的產業節奏;更難從心底真正投入,成為推動品牌前進的力量。人才的流動性高、向心力弱,最終會拖慢組織整體成長。
丘嵎很快意識到這一點。而這個問題的根源,不只是薪資福利,也不僅是工作環境,而是——「我們內部,是否真正理解並認同我們在做的事?」
因此我們引導丘嵎抽絲剝繭:什麼是我們的品牌核心信仰與精神?
丘嵎的品牌精神:「持續顛覆」
- 顛覆消費者對品牌的預期(Consumer)
- 顛覆同業對品牌的定義(Competitor)
- 顛覆夥伴對工作價值的理解(Coworker)
- 最終,顛覆品牌主自己對自身潛力的認識(Company)
當信仰被明確定義出來,團隊開始有了共通的語言、一致的標準、與行動的重心。
後續也被延展成具體的品牌價值觀物件,出現在簡報裡、出現在會議裡,也出現在夥伴們面對客戶時的眼神裡。
現在,夥伴能感受到:「我在這裡是有意義的;我的存在,正在改變一些東西。」
當夥伴相信自己是「持續顛覆」的一份子,丘嵎不僅留住了人,還留住了熱情、信念與成長的推動力。
許多企業早期的成功,來自少數創辦人或核心成員的經驗、直覺與個人戰力。這套模式在初期非常有效,但當公司邁向下一個成長階段時,卻會成為最大的隱性障礙。丘嵎也在成長過程中看見了這個隱憂。
因此,我們透過盤點過往成功專案,協助丘嵎建構出一套完整的「獨家知識地圖」,從市場分析、品牌定位到策略制定,每個環節都有清晰的脈絡可循。
在系統建構前,團隊常以大量數據與細節堆疊來說服客戶,有時太多專業術語和名詞,結果反而讓客戶難以抓住重點,甚至產生認知落差。
在系統化後,丘嵎調整了對外溝通的方法,不再單純報告成果,而是以更有邏輯的架構,帶領客戶理解品牌當前狀態、成長障礙以及未來可能的策略方向。
有了UAI系統與知識地圖後,丘嵎設計出一套可快速上手的訓練路徑——
- 新人入職時,透過可視化系統,快速理解品牌架構、策略節奏與運作標準;
- 專案推進過程中,依據不同客戶類型(如新品牌、成長品牌、轉型品牌),套用適切的模組化策略組合,避免東拉西扯,提升整體專案精準度。
據內部同仁分享:「以前做了很多事,但不知道哪些是真正發揮關鍵作用的。現在,有了系統,每一個行動都能看到對成長地圖的影響,自己也更清楚,為什麼客戶需要我們,而不是其他公司。」
帶來三個關鍵成果:
- 內部理解統一:夥伴不再各自解讀,而是有一致的成長方向與行動邏輯
- 對外溝通力提升:從說服客戶,到引導客戶理解,合作效率與專業認同感同步提升
- 成長動能可複製:組織成長不再被個別人才限制,而是進入可持續擴張的良性循環
在變化速度極快的世界裡,焦慮感幾乎是每一位創業者的日常,尤其行銷創意又是受市場影響大、知識密集的產業,對丘嵎而言,這份焦慮並不陌生。
創辦人卡蜜坦白分享:「有時候我會想,如果有一天自己體力不支了,這間公司還能繼續運作嗎?」
隨著組織逐步擴大,丘嵎清楚意識到,真正的挑戰不是短期競爭,而是能否打造一個可以自我成長、跨越市場波動的企業體系。
如果未來只靠創辦人的直覺與努力,終究難以支撐企業長久壯大。
要找到企業的下一步,不只是「再多接幾個案子」,而是必須根本性地回答兩個問題:
- 我們的品牌,是否有自己無可取代的競爭壁壘?
- 我們的成長模式,是否能不依賴個人,而自我演進?
而我們協助團隊向內盤點自身核心優勢與資源——
- 我們在哪些價值層面上,已經遠超市場平均?
- 哪些能力,是即使市場變動也不容易被取代的?
這種內部扎根的思考,讓丘嵎開始確立自己的護城河,並更能深入發展下一步方向。
透過掌握品牌的核心方法論,讓組織從被動反應市場,轉變為主動設計未來,即使市場改變,也有能力調整方向、持續推進。
回望一開始的合作目標,丘嵎國際行銷並不滿足於短期業績的提升,他們希望在競爭激烈、快速變動的行銷市場中,建立一套持續進化的組織,成為業界標竿。
在這次合作中,我們協助丘嵎完成了幾項關鍵創新成果,包括:
- 系統性盤點並建構出專屬的獨家優勢與知識地圖,將原本分散在個人經驗中的成功邏輯,梳理成一套可視化、可複製、可持續優化的組織資產
- 設計出一套可依據不同市場情境調整的品牌成長方法論,讓團隊無論面對何種客戶需求,都能有清晰的思考結構與行動方案。
透過這套成長系統,丘嵎從依賴個人戰力,成功轉型為靠體系推進成長的組織。
這樣的選擇,注定並不輕鬆,也會有成長痛。很榮幸有機會遇見丘嵎這樣積極的團隊,明知道走上這條路會面對更多未知與挑戰,仍然堅定向前。
企業主在不斷成長的同時,不妨也停下來問問自己:
「我的企業,是否已經擁有屬於自己的成功複製系統?我的品牌,是否已經累積起一套能夠自我演進、持續增值的無形資產?」
找到這個答案,你將擁有的不只是眼前的成績,而是穿越市場起伏、引領未來趨勢的真正力量。
本網站所刊載內容之權利,除著作權規定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外,未經本網站所有人允許,不得任意複製、引用,如需引用,請聯繫本網站所有人。

©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
MADE WITH ❤ 檸檬知識創新